周鸿祎:只要对用户好我什么人都不怕得罪

你要学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,很多东西看起来很复杂,但是很简单的判断标准,就是用户怎么想,对用户是不是有利。

我是屌丝

南都周刊:你好像是企业家里面难得喜欢说自己是屌丝的人?

周鸿祎:“屌丝”这个词就像“我靠”似的,它骂人的概念已经被慢慢淡化掉了,还有很多女孩说“我靠”呢,周星驰在《大话西游》里也说对吧?像北京人以前说“你丫”,也有骂人的意思,但是现在也没有了。包括北京国安比赛的时候,球迷说“傻逼”。其实骂人的那种概念已经淡化了,变成一种情绪的表达。所以我觉得本来就不应该人为地分,我其实是最反对把人分阶层的。

南都周刊:你认为跟人打交道最不容易的一点是什么?

周鸿祎:把握分寸吧。我比较喜欢挑战大家,可能有时候有些人会受不了。我是性善论的,我对人性,我首先选择信任别人。但是一旦被背叛了,欺骗了,我可能会很失望。

南都周刊:听说你不用微信?

周鸿祎:微信是个好产品。但是你所有的隐私一览无余。其实真正不知道用户隐私的是安全公司。你看美国斯诺登事件当中,美国政府是找互联网公司要东西是吧,它为什么不找安全公司?安全公司其实知道的东西非常有限,我们是研究各种程序的运行,我们并不关心你的聊天记录,也没有你的邮件,也不访问你的照片。但是微信,你每天走到哪里,跟谁聊,聊的内容,微信腾讯(447.8, -6.40, -1.41%, 实时行情)都知道。这是对个人隐私的一个很大的挑战。

差点成作家

南都周刊:你喜欢哪些诗人,辛弃疾、李白,还是其他?

周鸿祎:我不喜欢辛弃疾,他写的东西一点不美。李白的诗读起来感觉很好,它并不俗,话又说得很直白。我也不太喜欢杜甫的诗,我觉得读起来挺悲催的。我比较喜欢李商隐,还有李煜。

南都周刊:实际上你的人生也有一个小岔路,也许可以走向文学青年乃至作家的道路。

周鸿祎:因为我从小作文一直写得特别好。我从一年级开始就可以独立阅读了,这对我帮助很大,像《西游记》、《水浒传》小学三四年级都读过了。可能跟韩寒不一样的是,我还一直坚持学习。初中也在图书馆借了中外名著来读,读的书很杂。所以我文笔还可以,做产品写东西要求能表达意思,包括出去跟别人讲逻辑要缜密。大家觉得我口才还可以,写东西都写不好更不可能讲得好。

3Q大战

南都周刊:3Q大战你是怎么考虑的?

周鸿祎:当时对我们来说,腾讯抄袭了一个和我们一模一样的东西,而电脑里又不可能装两套安全软件,他就想办法让用户用他的不用我们的,把我们挤出去。对我来说,腾讯这个方法屡试不爽,所以我就一直在想做一个东西,让他抄袭不了,又让用户离不开。所以就做了一个QQ保镖,当时确实很受欢迎,因为腾讯的QQ后来越来越庞大,很多功能用不着他也给你装,你可以把它优化掉。而且它每天给你弹广告,你可以把广告去掉。他去做二选一,我觉得是个错误的选择,他太藐视用户了。有些人认为3Q大战是我们策划的,其实不是的,这不是能策划出来的。就跟打仗似的,你怎么能预言对方的主帅做什么决策。我们就是本着一个最质朴的想法,最后咱们就比谁的用户最好呗。

南都周刊:3Q大战的时候,你就不怕用户真的就选择QQ了吗?

周鸿祎:不是我做二选一,是他做二选一。而且我也没想到他会做二选一,因为当时我的想法特别简单:我要做一个软件,让用QQ的人用起来更爽,比如无广告、运行更快。这样用户就更离不开我了。然后腾讯肯定不会去抄袭这个产品,因为他不会过滤自己的广告。所以我的想法还是一个产品经理人的想法,那我哪知道马化腾就做了二选一呢。

关于做企业

南都周刊:一个管理者的价值观肯定不是与生俱来的,你觉得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?

周鸿祎:我觉得第一个可能是直觉,而直觉第一来源于丰富的经验,你经历过很多事情,而且你要善于去复盘,就像做模型一样,你建立的模型多了,你遇到事情的时候就可以去做判断。所以我不仅会拿自己的事做复盘,而且我会拿别人的事做复盘。比方说现在很多文章在谈论说易信会不会打败微信,这种文章我也会去仔细研读,就像沙盘推演一样,微信怎么反击,易信怎么进攻,你要勤于思考,就像下棋似的,你下得多了,下棋高手看到别人出一手棋,他就会有反应。第二,我觉得还是要来源于对用户的了解,因为很多东西,你要学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,很多东西看起来很复杂,但是很简单的判断标准,就是用户怎么想,对用户是不是有利。

所以最终你的判断是还要靠你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嘛,一个人要有价值观,国家社会要有价值观,公司要有价值观。我们的价值观很简单,什么事都可以干,只要对用户好;什么人都不怕得罪,但不能得罪用户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,你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丰富的经验,再加上直觉,就可以作出判断。

南都周刊:但是有些事情可能是沿着轨迹啊。

周鸿祎:我其实觉得大学对我改变还是挺大的。我小时候肯定也有一般聪明小孩的毛病,毛糙、没有耐心。交大是培养工程师的地方,作为一个工程师你要非常严谨,作为一个工程师我又非常细致。我对很多事感兴趣,但我又不是那种对什么事都三分钟热度,沉不下来老是夸夸其谈。我是能够沉下来的,比如我要改一个程序,我能集中注意力很长时间。

如果你要说对用户了解,我经常强调几点。第一点我认为就是感同身受。就是同理心,你如果把自己摆到一个层次的话,你就理解不了很多普通用户,因为他们是非专业人士。在和普通用户的接触上,我不是居高临下的,不是刻意的。有基层员工来找我谈问题,我确实很忙,还是给了他时间。但我会不断打断他的问题,他后来就觉得我太咄咄逼人、居高临下了。我说不是的,我对你已经很客气了。我对谁都是这种说话风格,不喜欢绕弯子喜欢直截了当。所以你只有把自己放下才能体会普通用户是怎么想的,你才能够真正了解用户。如果你老觉得自己高人一等,那怎么去了解用户呢?

南都周刊:你是不是入行以来从来没有过不自信?

周鸿祎:不是,我从来都不自信。但是我又在很多事上都很自信,你听起来很矛盾。因为我是一个工程师出身,我一直在完成一个从工程师到产品经理的转变。实际上我还有一个角色就是管理者,其实管理是我的弱项,我不太喜欢管人,我琢磨事比较多,琢磨人很少。所以你不觉得我还是一个比较谦虚的人吗?我从来不会因为我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变得目中无人。包括我要找很多人跟我合作,跟与我合作的人分享很多利益。从这个角度你也可以看出我不是一个特别自信,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可以摆平的人。

南都周刊:你做销售的时候那么快融入他们,是不是也跟你的性格有关呢?

周鸿祎:我那会儿卖东西实际上结果是很失败的,但对我来说没办法。《硅谷热》你刚才提的那本书,硅谷那些公司的创始人都得自己去推销东西。当年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,其实是通过讲一些故事把价值观输送给你。比如说硅谷那些人都不谈虚的,都在做产品,都要发明创造一个东西,能够解决问题。第二他们都没什么条件,在车库里就亲力亲为。硅谷为什么讲车库文化,不是说一定要在车库里办公,是说我自己有这个想法,下了班之后在车库里先捣鼓,而不是我们总想的条件不成熟。第三个就是它那里面的人做完之后都要自己去推销产品,要亲临一线、亲力亲为。所以我那时候做的公司,我自己不去推销谁去推销呢?所以原来跟社会上打交道这一点对我来说一直是没有问题的。

我不想当巨头

南都周刊:“3721”是你年轻时候做的唯一一件错事?

周鸿祎:我做过的错事很多。我做“3721”也不算是一件错事,它有很好的动机,也做了很多创新,也探索了很多模式,比方说它培养了中国现在所有卖搜索引擎的渠道,但是在跟百度(168.66, 2.09,1.25%)竞争的过程中,过于关注竞争对手了,忽略了用户体验,比方说难以卸载、推广力度过猛,这种弹窗对用户有骚扰。反过来说,王小川,我说他非要打扮成清纯学子,但实际上当年搜狗的工具条也是著名的流氓软件。搜狗甚至比百度还多,它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医疗广告,这是一个清纯学子该干的事儿吗?

南都周刊:有人可能会觉得,不是我在解读你啊,他们可能认为你会自视甚高。就是说如果当时你不卖的话,可能你现在在行业里面起码是和马云他们齐名的。

周鸿祎:那倒不是,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。我很明白自己,我肯定不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。我知道在某一方面我很强,但我也知道我在某一方面也是有缺点的。比方说马云,技术产品可能不如我,但是对电子商务的远见,我认为是远超我的。当然,他对团队文化的建设,他的管理能力,他的用人,我觉得肯定也是远超我的。我对人家的成功并没有不服气,我要学着去学习、理解和接受。比方说腾讯他们有微信,我只是觉得说当时想做的事没有做成,比方说我当时想做中文搜索,但是失败了,对我来说把一个产品做成对我的意义是最大的。

所以我从来也不想去当第四巨头,我也没有争取说我要排在前面,这不是我追求的。

南都周刊:如果用成语来形容你最近的事迹,你会用哪些?

周鸿祎:比如说你第一个问题:你这100亿的市值意味着什么。那我就觉得,整个中国互联网其实人口基数非常大,它得益于人口红利。所以整个市场的高速发展就是俗话说的“台风来了猪都在天上飞”,有很多偶然的因素。我认为对于所有的公司来说成功都不是必然的,都是偶然的。就跟我讲守株待兔似的,大家原来在PC互联网时代取得的成果,有点像你捡到的一只死兔子。如果你总结出自己的成功经验了,你就天天蹲在树底下,希望移动互联网也能用同样的路子,那这不就守株待兔吗。

还举个例子,我最近在批评我们内部一批做产品的人,他们开了一个交流组,做了一个新的产品。然后他们就很激动地天天讨论这个产品,我就觉得他们更像南辕北辙。我说更重要的是你产品的大方向对不对,是不是满足了用户刚性的需求。如果大方向不对,大家每天都在打磨细节、勤奋改进,还有小的创新,但是如果你大方向错了,这不就是南辕北辙么。

实际上,你如果看我的经历,我中学竞赛也拿了很多奖。很多人不知道,我上大学和研究生都是保送的。大家可能觉得我调皮捣蛋,但我当时其实也是个好学生。





上一条新闻:>雷军:移动互联网创业仍有大把机会
下一条新闻:>专访linkedIn创始人霍夫曼:300万用户在中国
| 发布时间:2014.04.21    来源:南都周刊    查看次数: